中国体育观察网 发布时间:2018-08-06 10:35
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第四站文门站落幕
巧打生态牌 乡愁能生金
8月5日,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文门站进入第二天,活动项目内容丰富,黎族文化趣味浓,游客及市民乐开怀。图为黎族小朋友学画画。孙清摄
黎族小朋友练射箭。
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在田野里,闻着花香,踏着稻浪,诗词里的意境,在这里可以寻觅。8月5日,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第四站文门站落幕。截至5日下午16时,三亚日报现场云播出文门村的视频浏览量已经达到106914人次。
在别人的故事里,找到自己的童年。黎陶、织黎锦、毛毛虫比赛、钓鱼、涂绘……不少伴随村民成长、陪伴村民走过童年的游戏也吸引着市民、游客前来探趣。市民韩先生从三亚日报微信公众号得知此次文化节的讯息,特意从市区驱车前往文门村。他告诉三亚日报记者,这些游戏都是他小时候玩过的,在游戏中,唤醒了童年的美好回忆。文门村有山有水,有稻田有鱼塘,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,也是城里人踏青游玩的好去处。
跃进历史的长河,与古人对话。三亚日报记者走进文门村,绿阴如盖,阳光从树叶缝中如过筛子一般漏下来,斑驳灵动,不禁令人思绪翩跹。仔细打量当年钦差休憩、读书的石头,仿佛还能听见钦差教化黎童识字知礼的声音。这一次文化节,村民成为主角。演绎《黎娃钱铃舞》的几十名儿童,都是文门村里的孩子,他们连续一周,每天花两个小时进行训练,只为将黎族舞蹈最完美地展现。在外工作的村民罗明忠从海口赶回家乡,用抑扬顿挫、悠扬动听的音乐传承黎族文化的灵魂。
平时辛勤务农的100多位村里的老阿婆身着黎族服装,席地而坐向游客表演织黎锦。这个偏于一隅的“桃花源”文明的基因从未中断。
扮靓家园,美丽乡村上演“蝶变”。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、崭新漂亮的民居镶嵌在青山绿水间,一栋栋老宅“穿衣戴帽”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成为旅游的好去处。家园美了,村民探求致富之路。储藏稻谷防潮、蒸糯米饭酿酒、做药壶茶壶水缸……黎族土法制陶技艺做出的成品陶器像艺术品;糯米饭、米酒、竹筒饭、竹筒酒……这些村民亲手制作的地道农家美食成为“香饽饽”;穿上传统黎族服装,跳起从小就耳濡目染的黎族舞蹈,村民当演员后致富渠道越来越宽;或平时务农,或闲赋在家的阿婆,也可以通过织黎锦这些手艺活成为致富能手。
天涯区副区长陈楠林说,依托村庄现有自然资源打造“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、生态文化”特色村庄,打造一个集农家乐经营、乡村休闲旅游、农田劳作体验为一体的黎族风情村,让村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发展带来的红利。
此次活动由市农工委、天涯区主办,市旅游委、市文体局、市住建局协办,天涯区旅游文体局、三亚新迪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。
据悉,2018年三亚将举办10场以上的美丽乡村文化节系列活动。目前已举办了北山村、大茅村、雅安村、文门村美丽乡村文化节。下一站,美丽乡村文化节将在8月底启动。
(记者杨洋许润)
1月20日,漳浦县首届龙溪圩﹒红色文化杯女子休闲垂钓挑战赛在省级特色乡村--南浦乡龙溪古镇闽南竹器城圆满落幕。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40名钓鱼高手参赛,其中不乏久经